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化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
二、内容和要求
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化学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以《化学课程标准》中所设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各种能力。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中考会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仪器药品的选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形成与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将其与考查学生实际问题的情境融合起来,渗透在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考查中落实。
三、试卷结构
1.难度结构: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 8︰1.5︰0.5 ,整卷难度值为0.70左右。
2.内容结构:
全卷知识覆盖面达80%以上。其中:科学探究约20%(渗透到其他四个主题中进行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约3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20%、物质的化学变化约20%、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0%。
3.基本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要求在上述适当题型中设置一定分值的开放性试题。
三轮复习策略
中考临近,如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成了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化学学科谈谈应考方面的一点技巧,期望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第一,树立自信,挑战自我
拿到试卷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粗略看一遍试卷,做到心中有数,但对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必介意。
第二,合理把握时间,题目先易后难
近几年中考注重考查基础,侧重考查能力,难易题以波浪形式分布,考生应保持清醒头脑先完成容易题,再集中精力攻克难题。
第三,用心审题,逐个剖析
注意看清题目中的用词: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由强到弱还是由弱到强,化学式与化学名称;注意各量的单位以及仪器的精确度;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以及常见符号的使用。
第四,规范答题,语言简要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用俗语。对于简答题一定要抓住要点,依据已学的基础知识,在准确了解题意的基础上,围绕题目的中心使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解答。对于计算题一定要按设未知数,写方程式,找已知量未知量,列比例式,求未知数,答,几个步骤来。
第五,认真检查,查漏补缺
检查所有试题是否答完,解题步骤是否严谨规范,单位有无漏写,计算是否正确,结果有无按要求保留有效数字等。
在考试过程中,把握以上几个环节,相信你一定能马到功成!
第六,留痕迹两检查,易题不丢分
五项题型的前部分简单题要把分数拿稳,选择题简单题分值较高要确保高分,可采用下列方法作答:1、留痕迹。错误选项在审题时可以在选项上划一个小小的“\”,组合式的选择题更要把错误的或正确的标记出来,审题时应留下具体的痕迹,这是帮助考生答对题的好办法。2、两检查。一检查分析的和答的是否一致,避免分析是B对,可写到括号里的是D;二检查括号里的和答题卡上涂的是否一致,检查时务必先检查涂卡是否准确。
应试技巧
在中考中能否将自己的实际水平在考卷上反映出来,甚至有超水平的发挥,除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巧,还需要有较好的心理状态,讲究复习策略。下面我来和大家谈谈三轮复习方面的一些策略,希望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一、考前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单元复习阶段),约三周时间。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阶段),约4-5周时间。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阶段),约2周时间,进行查漏补缺。
二、考前复习的重点
1、复习内容——立足基础,再谋难题。
2、复习方法——回归课本,多看少练。
三、复习做题时应注意的几点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时,每一次做题练习都可以把它当成中考来看待,做好充分的准备,自行从容应考。
1、模拟考试前要准备好必要的文具,做好万全准备。
2、浏览全卷,把握好考前5分钟。
中考一般提前五分钟发卷,要按要求填好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复习阶段做模拟题时也要牢记这一点,应先通览全卷,了解其中难题、易题、生题、熟题各多少,估计—下大致所需时间,以便合理安排作答时间。
3、先易后难,稳中求快
中考的考题是由易到难,考试开始,顺利解答几个简单题目,可以是考生信心倍增,有利于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因此在做模拟题时,不妨以中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切忌纠缠生题、难题浪费时间,致使易题、熟题没时间去做,顾此失彼。
4、仔细审题,规范作答
历届中考考完后都有很多考生自我感觉良好,可是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审题不仔细,很多会做的题因为粗心大意而失分针对这种情况的丢分,考生在三轮复习阶段做题时就应该去努力克服,以便在中考时发挥出最好的水平,避免丢分。
5、仔细复查,按时交卷
模拟考试时要定好闹钟,不要提前交卷,因为考试是在规定时间内的竞争,争着交卷,会降低思考的成熟程度,降低准确率。复查要从多角度、多思路考虑